繁简随心大师范,十三兵法焕新生 - 范智全教授
- Sunzi Research Centre
- Feb 9, 2019
- 2 min read

孫子商道
鹤身龙首竞耆英,雅室宽屏演战程。
奇正环生兵有道,纵横捭阖势无形。
三修七计知成败,四治五危连性情。
繁简随心大师范,十三兵法焕新生。
范智全教授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校长顾问
2017.05.15
【题解】2017年4月22日,马来西亚孙子策略研究中心首席执行长、孙子兵法领导学培训讲师陈丹生先生在马来西亚Holiday Inn Glenmarie酒店举办《孫子兵法領導學》课程。丹生老师将我作为研究《孙子兵法》的同道和朋友热情相邀。我参加课程回来后做这首诗。
释意:
1.耆英:年长的精英之意。北宋时期,名臣文彦博、富弼、司马光等在洛阳组织 “耆英会”。 “用白居易九老会故事,置酒赋诗相乐,序齿不序官。好事者莫不慕之”。本句的意思是说,丹生老师有耆英学者之风。
2.战程:课程进行中,丹生老师使用了精选的表现战争谋略和作战过程的视频材料。
3.布正用奇:“正”和“奇”是孙子兵法中的两个术语,有多重含义。一般地,正面进攻的用兵方式为“正”,从侧面迂回包抄为“奇”;正规部队为“正”,非正规部队为“奇”;常规作战为“正”,特种作战为“奇”。
4.纵横捭阖:“纵横”即纵和横,“捭阖”是开和合的意思。战国时期七国争霸,张仪试图说服分化六国使其服从秦国称为“连横”,苏秦推动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抗强秦,称为“合纵”。 纵横捭阖是指根据情况变化而灵活使用“合纵”和“连横”两大策略的斗争艺术,通常用来指称国际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外交斗争。
5.三修四治:陈丹生老师根据孙子兵法的阐述,归纳总结了三种将帅的三种带兵素养和四种治兵方略。三修指:静、正、密;四治为:治气、治心、治力、治变。
6.七计五危:《孙子兵法》中阐述了七种判断战争胜负的因素和五种可能使使军队处于危险境地的统帅性格缺陷。七计为:主熟有道、将熟有能、天地熟得、法令熟行、兵众熟强、士卒熟练、赏罚熟明;五危是: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孙子》将“廉洁、爱民”作为五危,关键是“度”的把握。如带兵者过分重视“廉洁”的名声,就会被敌方无端的舆论攻击羞辱而无所适从;过分爱护民力,也可能会被不胜其烦的琐事困扰而无法组织战争行动。这是十分成熟、深刻、坦诚的阐述。
7.繁简:指陈老师在讲课中时而简略带过,时而深入分析的授课风格。
8.大师范:指陈丹生的培训讲课已达大师的风范。
9.十三:《孙子兵法》包含十三篇具体的章节。
10.新生:喻指《孙子兵法》在指导商战中焕发出了新的光辉。
Comments